机构新闻
上海交大章俊良团队揭示醚类电解质作用锂介导氮还原新机制,助力高效合成氨
发布时间: 浏览次数:97
近日,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燃料电池研究所章俊良课题组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研究论文“Lithium-mediated ammonia electrosynthesis with ether-based electrolytes”,系统研究了以醚类作为电解质溶剂的锂介导合成氨路线。燃料电池研究所博士生蔡熙阳、尤佳彬,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本科生黎兴典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;章俊良教授、沈水云副教授和魏光华副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。

锂介导合成氨反应中溶剂的关键行为探究
氨是全球年产量排名第二的化工原料,被广泛运用于农业、工业、医药、新能源等领域。目前,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氨主要通过哈伯反应在高温、高压下得到。针对哈伯反应当前存在的高能耗、高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,锂介导氮气还原反应为合成氨过程提供了新思路,即以电能替代传统热力学能,实现了常温常压下的固氮反应,故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合成氨替代技术。然而,锂介导合成氨也面临着反应速率受限、副反应突出、氨产物分离困难等技术瓶颈,这些问题为电解液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。
在上述背景下,论文揭示了醚类溶剂在锂介导合成氨反应中关键作用。通过电化学测试,结合分子动力学计算及物理化学表征,研究发现溶剂分子将主导电解液中的锂离子的溶剂化构型,并诱导电极表面形成不同组分和形貌特征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,进而影响体系的导电性、副反应剧烈程度、氨产物分布和法拉第效率。同时,研究还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实现了58.5 ± 6.1%的高法拉第效率,并在二甲氧基乙烷溶剂中实现低极化,高稳定性的连续合成氨。这项工作拓展了锂介导合成氨体系中的溶剂选择,揭示了溶剂的关键作用,并为开发下一代溶剂指明了方向。
相关推荐
- 为创新创业喝彩,向科学家致敬, 2023交大创业者(秋季)大会举办 2023-11-28
- 奋楫扬帆,向海图强 “大海洋出版工程”丛书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2023-11-28
- 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参加第25届“亚洲校园”CSS国际学术会议 2023-11-28
- 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法方院长Frédéric TOUMAZET出席上海市政协2023年情况通报会并发言 2023-11-28
- 第一届上海交通大学“睿远科技大奖”数学与物质科学奖颁奖大会举行 2023-11-28
- 上海交大专家学者热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·上海论坛致贺信 2023-11-28
- 上海交大学子获第二届“谁的青春不奋斗”故事讲演大赛一等奖 2023-11-20
- 交大首批雷达兵校友计燕华之女、外国语学院计钢教授向学校捐赠珍贵校史文献资料 2023-11-20
- 戴建生院士向档案文博管理中心捐赠珍贵荣誉实物 2023-11-20
- 上海交大章俊良团队揭示醚类电解质作用锂介导氮还原新机制,助力高效合成氨 2023-11-20